元年

深入剖析时代变更下财务共享面临的挑战!

财务共享· 发布时间:2023-01-12

传统财务共享的局限

 

财务共享服务是经济发展缓慢和全球化扩张的产物。追溯其背后的逻辑,一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20世纪初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率先引入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两者的根本都在于分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因此,财务共享的本质在于企业通过将流水线作业引入财务工作中,实现对原本分散的、重复的、可标准化的记账、算账工作的集中式处理,从而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传统财务共享给企业的财务组织、财务工作场地和财务工作方式都带来了变革,但是并未触及财务工作的流程,也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换言之,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是将流水线作业模式引入财务工作中,以人员机械化为代价,实现了简单的操作集中或者人员集中办公。

 

一是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流程和交易分离,导致出现大量冗余的流程环节。以费用管控为例,很多企业为了实现流程管控,设计了诸多控制流程,但事前预算申请的流程与交易是脱节的,它只是为了保证预算能够被正确使用,通过事前申请预算,增加了一个审批流程。当交易发生后,不管是业务人员、财务人员还是审批领导,大家都会重复做很多事后工作,导致管理效率低且成本高。

 

二是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处理时间滞后,财务信息无法及时反映环境变化,无法满足使用者实时决策的需求。一方面,财务会计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确认损益,凭发票入账,业务发生和业务入账分离,财务处理在时间上滞后于业务活动,导致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历史性的,缺乏前瞻性,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依据会计分期假设的要求,定期产出并传递信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时间延迟性与决策的及时性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三是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信息支撑体系存在问题,财务信息片面、失真,无法满足企业业务管理需求。从本质上来说,传统财务是准则导向、披露导向的,而不是业务导向、管理导向的,ERP系统主要为流程操作服务,这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两个问题

①  财务信息客观但未必真实。财务记账以发票内容为主体,但发票无法反映业务的本质,财务数据与业务实质脱离。这些都导致ERP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信息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②  财务信息为单一化的货币计量信息,而非企业综合性的全面经济信息。货币计量的信息固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非货币性信息往往对管理至关重要。

 

“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身处“互联网+”、新零售时代,传统企业面临线上线下的融合问题。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数据的整合,提高整体供应链运营的效率,这是“互联网+”和新零售的内涵。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新零售,本质上都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把前端销售、物流线上化,更要考虑把后端的财务、采购、内部资源配置与前端的新型商业模式进行匹配。如果前端已经应用了最新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思想,但财务、采购支撑体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后端还是偏事后的,处理模式还是以拿到发票后的事后管理为核心,那么这样的后端显然不能匹配前端快速响应的要求。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由于技术和管理的原因,财务与交易分离。在“互联网+”和新零售模式下,企业需要跳出传统财务处理的思路,从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两个角度探索共享中心建设新模式。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向前延伸,在交易开始之前开展财务管理。

 

“互联网+”和新零售下的商业模式对财务体系提出3点新要求。

 

要求组织扁平化

传统财务管理的组织模式是分层级的,有总部、大区、各业务单元,组织层级多导致业务流程需要层层申报,降低了业务执行效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减少数据的上报流程,减少信息失真,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传递质量。

 

要求流程简化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由于财务与交易脱节,导致出现很多冗余的流程环节。“互联网+”时代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控制步骤前移至业务环节,减少事后重复审批、控制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要求数据体系化

“互联网+”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直接从业务系统采集前端数据,并根据管理需求筛选数据生成管理会计报表。企业财务数据能够反映业务实质,企业通过分析财务数据能够给业务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形态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电商化、共享化趋势。一个完整的智能财务体系应当涵盖3个层面的内容,分别为基础层——基于流程自动化的财务机器人,核心层——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深化层——基于商业智能的智能管理会计平台。

 

智能共享平台

 

如今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于标准化、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集中式处理。很多企业认为财务共享能带来组织变革和财务转型,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将其作为强化管控的有力工具并寄予厚望。然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成效不达预期。

 

例如,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尽管有好几百人集中处理各种单据,却依然忙不过来,甚至导致人员和成本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出具报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部门仍然不能及时出具报表,即使是加班加点做出来的报表,对企业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以及价值创造的作用依然不大。

 

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是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结果,其本质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更广泛的业务(从记账、算账到报账、采购、税务等)的数字化,并对企业财务体系、业务流程、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和升级。

 

6-2所示是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其包括传统财务共享平台的所有模块:以传统财务共享为出发点,包括费用管理、资金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总账管理、预算执行等核心模块和一系列运营支持体系,以及底层基础平台。同时,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将共享从传统财务会计的记账算账领域向业务端进行延伸,智能技术引擎贯穿整个流程作为技术支撑。


 

在采购共享方面,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借助成熟的电平台实现对企业差旅服务、办公用品、公务用车、内部资源和大宗商品的互联网化在线采购,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消灭信息孤岛,确保交易的透明化和数据的真实性。

 

在税务共享方面,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借助金税三期平台和电子发票技术,打通税务数据与交易的关联,可以改变大型集团企业不同地域、不同组织间“各自为政”的税务处理模式,实现集团内税务、业务的一体化申报、处理以及税务筹划、税务风险的一体化管控。

 

在智能技术引擎方面,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借助机器学习、自然语音处理、规则引擎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会计核算流程的自动化,大幅提升会计处理的效率。

 

智能共享中心从深层次上颠覆传统财务模式,具体表现如下:

 

实现财务流程自动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了海量结构化、规则导向、可重复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的技术含量低,却占用财务人员大量精力。例如,在财务结算流程中,经常会有十几个甚至上百个需要执行的小任务,并且每项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另外,财务部门面对繁琐、大量的发票审核工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复核工作,以防出现审核失误的情况。

 

基于智能共享中心的RPA系统,企业可以将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枯燥的工作自动化、机器化处理,重构和削减大量财务流程。例如,资金收复、自动纳税申报、自动对账清账、表单审核、发票处理、报表自动化、工资核算、费用报销审核、凭证打印、业财数据传递、数据智能采集等基础工作均可以由RPA系统全天24小时自动化完成。

 

实现财务处理电商化、数字化

基于智能共享平台,企业可搭建在线“消费商城”,将差旅服务(携程、艺龙等)、办公用品(京东、国美等)、公务用车(滴滴、神州等)、大宗采购以及内部资源采购“互联网化”,并与共享服务平台紧密集成,实现企业消费业务和采购业务对供应商的直接自动化结算。同时企业可基于电子发票信息,打通税务数据与交易的关联,实现自动化的会计核算。

 

在商旅共享系统中,企业可实现对差旅行为的事前管控,实现过程的透明化和自动化对账、结算;在采购共享系统中,企业基于采购的“互联网化”,打破了原有以基层单位为边界的业务内部循环,大大提高采购业务管理的集约化程度,达到“一点结算,一点支付,一点核算”;税务共享系统可以全面支持发票管理、纳税和自动申报,大数据税务风险及筹划,可实现税务数据信息的集中,达到“一点开票,一点算税,一点看税”。

 

基于智能共享平台,企业得以将外部的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经销商、税务和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在一起,打通内外,回归以交易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运营本质,颠覆和重构传统财务处理流程,实现交易透明化、流程自动化和数据真实化。这在本质上也实现了财务处理的数字化。

 

实现数据资产化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过去这些数据杂乱无章、口径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数据价值难以被挖掘和利用。而基于智能共享中心,企业能够从交易源头实时获取到内部各单位和外部供应商、客户等的真实、完整、准确、口径一致的财务和业务数据。通过数据捕获、数据智能解析、数据挖掘、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展现等技术,管理层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制定战略、经营管理决策,而且可以基于可视化报表实时指导业务场景、控制业务风险、支撑业务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大数据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用户在访问淘宝、京东时,电商平台会实时记录用户的访问记录并将其传输至后台。后台会迅速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反馈回前台界面,实时为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商品推荐。而智能共享平台同样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传输,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业务端提供场景化、可视化的业务分析报告,让数据真正为业务赋能。

 

实现管理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机器学习、嵌入式分析、数字助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智能化技术纷纷落地共享系统,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

 

系统可以“看”。当对一张发票进行OCR扫描时,系统会将财务人员关注的信息导入台账,并对这些信息逐一验证。如果此时员工重复扫描这张发票,系统会发出预警。如果员工扫描其他公司的发票,系统也会立刻发出预警。针对通过验证的发票,系统可以迅速将票据上的结构化信息提取出来帮助员工完成智能填单。

 

系统可以“听”。系统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互动。管理层通过语音输入指令,系统接收语音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理解之后对管理层的要求进行反馈。

 

系统可以“思考”。员工如果担心项目合同付款跟踪信息、供应商付款信息、客户开票回款信息有误,可以安排系统快速通过移动化的方式实时开展“健康体检”,实时发现指标异常,并层层追溯直至找到问题根源。

 

系统可以“学习”。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财务规则引擎使系统能够快速创建规则。例如,当管理者发现项目分摊有问题,其可以立即创建一条新的单据控制规则,并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式告知系统。系统会自动识别创建并保存这一规则。当员工再次提交单据时,其就会收到新规则的提示。

 

智能财务共享的特征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下,财务共享系统建设也有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具备以下5个特征。

 

差异定位

以前很多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出发点是非常单一、简单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随着理论、实践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国内大型集团企业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除了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外,还会承担更多的职能,如集团政策的灌输、集团管控、集团报告体系建设、内部流程优化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发点已经从简单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变成了优化整个集团管控、提升整个集团决策支持效率。现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成为一个服务中台、数据中台,来支撑整个企业的运作。

 

内通外联

移动互联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企业的建设和运作已经完全离不开企业外部的体系,包括企业上下游和其他业务伙伴。企业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运作这些系统,使用这些信息,还需要引入大量外部系统和信息。另外,互联互通还包括与社会化资源的对接。众所周知,在移动互联时代里,商业模式有很多全新的变化,如淘宝的出现。淘宝代表了一个新零售时代,电商会取代以传统百货、超市为核心的旧零售时代。电商领导者们汇集了大量的社会化资源,这些资源也是企业内部运作中所必备的,企业可以引入这些社会化资源,以更好地建设企业。

 

业财一体

这里所说的“业财一体”的概念其实与传统的业财一体的概念稍有区别,即在共享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最早建设的都是所谓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是费用报销、账目处理。但现在我们会发现整个共享中心的建设除了要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外,还要建设其他共享中心,从而构建起业务中台。例如,元年科技建设的HR的共享、采购的共享等,就是业财一体化的趋势。除了业务拓展之外,还会出现全新的业务模式,这些业务模式让财务与业务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相关的业务信息引入整个中台系统里。

 

管理会计

前面谈了很多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需要什么?需要有数据,需要有大量的业务数据来支撑后续的分析与决策,这些都是元年科技新的共享中心系统所提供的。

 

技术驱动

大家经常提到的一些技术,如“大智移云物”,财务人员对这些技术可能没有IT人员理解得那么深刻。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财务体系有重大影响。科幻小说《三体》里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降维打击,小说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这些新兴技术会给财务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财务人员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仅做好本职工作还不够。

 

声明:本篇内容摘选自元年科技出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驱动业财融合的实践指南》图书,原文标题:“智能财务共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保留所有权利,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

>>

解决方案

白皮书

研究报告

咨询热线

400-680-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