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央企巨头都在用的4A架构方法论,破解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困局
中央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 已经箭在弦上,央企财务数智化转型该如何推动,成为摆在央企总会计师面前的一道考题。
今天我们来谈谈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
常规转型工具箱
难以触及财务数智化转型核心
这组工具,尚未触及到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即:企业的财务数智化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
财务数智化体系如何构建这个正面的主战场,要求必须用新的方法论来实现。这个新方法论,被称为#4A架构。
4A架构的思想源泉
4A架构的思想源泉,是由国际标准组织The Open Group开发的企业架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这套架构开发方法包含9个阶段:预备阶段、架构愿景、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技术架构、机会与解决方案、迁移规划、实施治理和架构变更管理。
这是全球最主流的企业架构标准,据调查,80%的福布斯全球50强企业和60%的#财富500强 企业都在使用。后由华为等企业将其核心内容简化为4A。
4A架构的基本思路
简单说,4A架构的基本思路,是把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分成了4个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四个方面,也就是业务架构(BA,Business Architecture)、应用架构(AA,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数据架构(DA,Data Architecture)和技术架构(TA,Technology Architecture)。
4A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
与传统的架构划分中简单粗略分为业务层和技术层不同,4A架构的思路,增加了应用架构、数据架构这两层。
这个框架不但是对老模式的创新和细化,更重要的是,它以应用架构对接了多系统复杂应用的关系和用户对应用体验的高要求,以数据架构凸显了数字化时代数据应用的迫切需求和依托数据创造巨大价值的可能性能,这才是它被当做大型企业集团财务数智化转型核心方法论的关键。
业务、应用、数据与技术
详解财务数智化的四大架构支柱
业务架构(BA)
首先,我们说说业务架构(BA)。通常,业务架构聚焦于“企业做什么(业务能力)”和“怎么做(业务流程)”,也就是包含了企业的公司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治理模式及业务机制乃至作业活动。
放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这个具体的应用领域内,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从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角度,财务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相关内容。
从财务专业体系建设角度、从国资委的要求角度,财务相关领域包含了基础核算、合并、法定报告披露、全面预算、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管理报告、资金/司库、税务,承担了多种综合业务的财务共享,以及处于业财交叉领域的采购、资产、项目、合同等相关业务,这个体系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如果考虑业财融合的追求和穿透监管的要求,这个体系的将会极为庞大。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大央企本身的巨大规模,其庞大的法人架构、复杂的管理架构和持续的管理变革与组织调整,这个体系就更为复杂。
应用架构(AA)
其次,是应用架构(AA)。应用架构强调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服务化(如微服务)及前后端分层(前台-中台-后台),具体内容包括支撑业务功能的软件系统组成、模块划分、交互关系及集成方式,实现业务流程的技术承载。
上过ERP或财务信息系统的公司应该都有体验,有些能力是若干个系统都需要的,比如计算能力、分析展现能力,核算系统、合并系统、预算系统、成本系统、绩效系统,都需要;有些能力,在某些系统中应用更多,比如,预算系统与管报系统中,对于多维分析的需求,要远高于传统基础核算系统与合并系统。
因此,既不能让系统能力残缺不全(能力不足),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系统具备所有的能力(能力冗余)。如何使得相关系统之间系统组成、模块划分、交互关系和集成方式有适当的安排,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这也是应用架构的核心。
同时,应用架构必须考虑用户使用的体验,在应用场景、应用机制、应用界面上,能支持互联网时代用户对高体验的要求。毕竟,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浸润在各种各样APP提供便利环境中,对使用体验的高要求,已经形成了本能反应。
数据架构(DA)
第三,是数据架构(DA)。数字化转型时代,最核心的转变,是对数据应用的需求和深度出现了空前迫切的需求。而历史上,由于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异构性、建设目标差异、建设时间差异等诸多原因,财务数据物理分散、标准不一、颗粒度粗、维度短缺成为常态,数据的可用性极差。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即使是大多数500强企业,相关人员也需要把80%的时间花在找数据、对口径等数据处理工作上,而只有20%的时间能花在数据分析与报告上。以我们对很多央企财务人员相关工作的调查了解,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数据架构的构建,定义数据实体、属性、关系及流动路径,确保数据一致性与可用性,是数据架构设计的核心内容。这个领域包括数据标准、模型设计(概念/逻辑/物理)、存储分布及数据流。
从治理机制上看,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应在此体现;从逻辑框架上看,企业集团的数据中心建设乃至延展到数据中台,也是数据架构模块的必答题。
从央企的实践角度,很多企业已经在“一张网、一朵云、一个湖”的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公司级数据中台;同时前几年在司库建设中,也依托司库系统构建了以资金为核心的数据中台。
将来资金数据中台如何向财务数据中台、企业数据中台演变,或是选择在企业数据中台中形成财务域的专属空间,都是财务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技术架构(TA)
最后,是技术架构(TA)。技术架构指的是支撑应用与数据运行的底层技术设施,涵盖硬件、网络、云平台、低代码平台、AI平台、多维数据库以及其他中间件及安全组件等。这是前述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不可或缺的载体。
从近年来的演变趋势看,安全和智能,是中央企业财务技术架构最关注的两个要点。如果说安全是高压线,那么智能已经不只是锦上花,甚至有可能成为整个财务数智化转型成功、成为领导体验的“唯一亮点”。
因此,技术架构如何在确保自身的安全、合理、高效和技术领先、可扩展性的要求下,更好匹配、支撑,乃至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的创新,成为财务数智化转型设计方案中,必须要考虑的新问题。
关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