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

把预算编准确,你做到了吗?

预算管理· 发布时间:2019-03-28

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核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如果预算编制准确性较差,预算配置资源和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把管理引入歧途。

企业预算编制准确性差的原因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预算编制基础薄弱。预算管理流程制度等保障体系不完整,或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可执行性;企业定额制度等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也给预算编制带来麻烦。

二、预算编制体系不健全。企业对经营预测不准确,缺乏有效的预测方法或模型,预算的因果关系不清楚、预算联动没有有效建立。

三、预算奖惩不完善。预算奖惩体系设计不完善,致使预算的编制缺乏奖惩地激励而难以保证准确性。

四、企业信息系统不足。信息化系统不完善,也是影响企业预算编制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Excel的预算编制,无法满足企业灵活的预算编制需求,核算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缺乏统一规范,导致数据不一致,无法在企业层面进行信息共享,也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困惑。

提高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需要从改善企业预算编制入手,具体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预算基础,健全预算制度,不断积累预算标准和定额。

预算基础包括一系列的预算制度、流程和表格及操作指南。这些预算基础是预算的生产标准,也是预算质量保证的基础。

定额是重要的预算基础,比如材料定额、设备定额、维修定额、费用定额等等,在预算编制中,定额相当于价格,通过业务量X定额,能准确地计算出业务需求的总额。

加强培训,特别是非专业预算参与人员的培训,能很好的提高预算的准确度。

第二:加强预算的预测,特别是做好业务活动计划等的预测工作。

战略是预算编制的起点,销售预测是年度目标制定的基础,通常销售目标需要按不同维度进行分解,比如按区域维、产品维、渠道维等维度进行层层分解。

销售目标通过“组织目标-业务员目标-产品目标”逐层分解落实,既落实了责任,又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的准确性。

第三:改进预算编制体系,建立预算模型,实现预算联动。

企业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等预算间缺乏关联,业务部门间的协作不足,体现在预算上是缺乏预算编制模型。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不清,同时关键因素的调整也不能快速传导到相关业务预算中。

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编制为例,销售预测完成后,销售量自动向生产传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量,结合库存做材料等成本预算,并将生产量结果传递给采购部门,作为采购计划的重要依据。

这样,一个以销定产模式下的“销-产-供”预算编制模型就建立起来了,相关业务预算围绕业务量,结合定额等价格标准,就能比较准确的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

第四:滚动预算能有效弥补年度预算准确性的问题。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给年度预算带来挑战。月度预算特别是滚动预算可以弥补年度预算的不足。

滚动预算是在年预算的框架下,对年预算或部分专项预算,如资金预算、费用预算、销售预算等按月和步长滚动。滚动预算结合已经发生的实际经营数据,对当前及以后月份的预算进行重新预测修订,使预算更准确,也更能指导经营活动。

第五:将预算编制准确性纳入预算考核之中。

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作为参与部门预算考核的关键指标,可以推动业务部门重视预算编制活动,从而提供预算的准确性。

>>

解决方案

白皮书

研究报告

咨询热线

400-680-2995